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 
 
 
   
  您当前位置:人教小语资源网 >> 教案中心 >> 三年级 >> 浏览文章 
搜索:
《燕子专列》课后反思

《燕子专列》课后反思

作者:佚名 来源:不详 点击数: 添加日期:2009年02月13日  字体:

  

《燕子专列》课后反思
一、“阅读”的层次要清晰
把教学感受深刻、有创意、效果好或失败的课例以及自己的心得体会、学生的喜人变化如实准确地记录下来,并分析、研究这些案例可以帮助教师解决具体教学问题。在教学第三段时,由于是四年级的学生,根据学生的认知状况,我调整了教学的内容。在充分理解“人们为燕子作了什么?”这一问题后,进行感情朗读指导时,大胆地鼓励学生去 正确评价他人。在评价他人和自己的过程中,进一步理解了课文内容,并通过自己的朗读呈现出来。但是,在今天的展示课中,由于是四年级的学生,在第三段的理解上,层次不够清晰。应该是“自读——交流——再读——展示读(评价)”的过程,而在实际课堂中,将“学生的交流”与“学生的再读”进行了两次,这没有必要,并且没有起到深入理解的作用。因为学生在第一次交流中,已经是十分充分了。所以“读”的层次显得不是很清晰。
二、抓住闪光点,推动教学进程
俄国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说过:“对于我,作曲是一种灵魂的表白。”音乐,是一门心灵的艺术,语文教学,是一门塑造心灵的学科。它们共同打动人心灵的东西便是“情”。善于“抒情”、“煽情”的语文老师,会使他的语文课堂魅力无穷。当我们在课堂上用心灵去拨动孩子的心灵时,我们的课堂中就会流淌出音乐般美妙的旋律。这是我要追求的语文教学的美、美的语文教学。
当然,教师的教学设计是“死”的,而课堂上的学生是“活”的。有时候,我上课上考虑的只是教案、环节、过程。其实,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的状况,应根据课堂上生成的情景,推动教学的进程。视学生的学情,一边上课,一边调控、创造、发展、适应。对学生各方面发解得越充分,教学的主动性就越大。
这节课一下,有的老师就对我说:“杨老师,你上课真有激情,整个身心和课堂融进去了。”、“你的过渡语是这样的自如,对学生的评价很有针对性,具有个性化的语言,让学生有发展,让我们听得有意思,不疲劳。”其实,这也是我们平时在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,整合课程资源,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,把课改专家的思想转化为教学实践,产生的良好的效果。只有平日里有了丰厚的积累,才能让一节语文课上得如行云流水,收放自如,师生共长。

 

 


 


本页地址:http://linshi.123ttt.com/html/sannianji_488_19603.html

分享按钮

 

Copyright©2008PepXiaoYu.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. 皖ICP备11015604号-4
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,请联系管理员删除。
联系邮箱:pepxiaoyu@163.com